<progress id="87h9d"><pre id="87h9d"></pre></progress>

<tbody id="87h9d"></tbody><rp id="87h9d"></rp>
  • 當前位置:傳奇養生網 > 運動養生 > 跑步 > 正文

    影響跑步效果的7大最常見誤區 在跑步機上跑步應該注意什么

    來源:網絡整理  發布者:傳奇養生網  發布時間:2017-01-29 09:34:20
    影響跑步效果的7大最常見誤區 在跑步機上跑步應該注意什么 在跑步機上跑步應該注意什么在跑步機上跑步應該注意什么。對于很多健身達人來說,他們就比較喜歡去健身房跑步。想跑就跑不必受到天氣的影響。那么,當我們在健身房跑步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呢?下面跟

    在跑步機上跑步應該注意什么。對于很多健身達人來說,他們就比較喜歡去健身房跑步。想跑就跑不必受到天氣的影響。那么,當我們在健身房跑步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呢?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。

    1、跑步前要做準備活動

    和所有健身一樣,跑步健身的準備活動也是必不可少的。如果不做準備活動,很容易造成肌肉的拉傷,關節的扭傷等運動損傷,這些情況在寒冷的冬季會更為常見。而且心臟也會沒法一下子適應較大強度的運動,而出現心慌、頭暈等身體不適的情況。熱身的方法不復雜,簡單來說就是做些拉伸,讓肌肉適應起來;再走個三五分鐘,讓心肺適應起來。

    2、逐漸提速

    在跑步機上跑步時,要讓跑步機的速度逐漸增加。剛上跑步機的時候,不要把速度設定得太快,可以從3km/h(公里/小時)開始,如果能設置坡度,坡度開始時也要設置成“0”,這個大致相當于散步的速度,然后逐漸增加速度或者坡度,當速度增加到5-6km/h時,就可能處于快走或者慢跑的狀態了,身體這時也已基本適應,就可以根據需要保持或者進一步提高速度或者坡度。

    3、注意觀察跑步心率

    具體多快才合適呢?可以通過測量心率來評估。很多跑步機的扶手上有一個金屬片,當左右兩只手分別握住左右兩邊的扶手時,跑步機就會記錄心跳的次數。如果您的心肺功能比較好,跑步時的心率可以達到145-0.5×年齡甚至更多一點;如果您的心肺功能比較差,那么心率大致應該是125-0.4×年齡。同時要體會自我感覺如何,如果您在跑步的時候僅僅覺得是“有點累”,那么正好。如果覺得“很累”,那么就說明跑的速度過快了。

    4、不要超過60分鐘

    跑步要跑多久才有效?其實這個因人而異。最常見的一種方式是:較慢的速度準備活動5分鐘,然后較快的速度正式跑20分鐘,再有5分鐘較慢的速度作為放松整理。這樣下來一次大約30分鐘。一般來說,30分鐘左右的運動就可以有較好的運動效果了。當然如果您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,連續跑45-60分鐘就更好了。對于普通健身者一般每次不要超過60分鐘,因為時間過長容易造成過度疲勞,同時對于關節的磨損也可能增加。

    5、不要看視頻

    現在很多跑步機都配了顯示屏,屏幕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,甚至具有了視頻播放的功能,那么在跑步時可以看視頻嗎?跑步機的顯示屏高度大約在1米到1.2米,在看視頻時就很容易低著頭弓著背,身體重心過度前傾。這就會給腰椎造成過大的壓力,容易導致腰椎的勞損。而且在跑步時看視頻容易分心,造成跑速過快或者過慢而發生危險。

    6、聽節奏明快的音樂

    聽音樂就好很多,但是耳塞也會有問題。跑步時身體運動較劇烈,耳塞和耳道發生摩擦,再加上出汗,容易造成耳道的擦傷。

    不過也有防水功能的,有耳掛的耳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。另外音樂的節奏也有可能影響跑步的節奏,所以一定要選節奏明快的音樂,最好能與跑步節奏相適應。突然變化的音樂容易對跑步的節奏產生不良影響

    7、腳后跟先著地

    如果跑步時踩在跑步機皮帶上發出很大的聲響,那很可能是跑步姿勢出了問題。常見的一種錯誤是用全腳掌著地。這會對腳踝、膝蓋產生過大的壓力,容易造成關節的損傷。正確的做法是用腳后跟先著地,然后滾動過渡到全腳掌,利用足弓給下肢足夠的緩沖時機。同時注意收腹挺胸,利用腰腹的力量控制身體的運動。

    8、快結束時慢慢減速

    跑完后馬上從跑步機上下來也是不合適的。在跑步時,身體的血液主要集中在下肢,肌肉有節律的收縮可以幫助把下肢的血液擠回心臟。但是如果跑完步立即停下,這種擠壓的作用突然消失,血液就會沒辦法很好地流回心臟,心臟就沒有足夠的血液射出去,這樣就有可能造成腦部供血不足,嚴重的話還會出現休克的癥狀。所以在跑步快結束時,把速度慢慢減下來,從跑慢慢過渡到走,給身體一個適應的時間。

    9、能耗顯示只是推算

    好一點的跑步機上都會有能量消耗的顯示,這其實是一個推算的數值。準確的能量消耗不但和跑步的速度、跑步的坡度有關,還和跑步者的體重等諸多因素有關。對于沒有能耗顯示的跑步機,可以通過一個簡易公式,推算跑步的能量消耗。跑步的能耗=(跑速+1)×體重×時間。其中能耗的單位是千卡,走速或者跑速的單位是km/h(公里/小時),體重的單位是千克(公斤),時間的單位是小時。

    影響跑步效果的7大最常見誤區。在我們平常的跑步運動中,很多人都認為自己跑步的方式是正確的,覺得跑步就應該這樣。其實如果從專業的角度來看,在我們平常的跑步中我們存在著很多誤區。那么,影響跑步效果的7大最常見誤區是哪些呢?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。

    錯誤一:鞋子不合腳

    穿著太舊的跑步鞋,或者類型不適合跑步的運動鞋,容易導致受傷。

    解決方法:去正規的體育用品店,哪里有專業的銷售人員可以為你提供建議,評估你的跑步方式和腳型,幫助你選對跑鞋。

    而且,一雙合適的跑步鞋在跑過500公里左右的距離后就需要更換,因為鞋底的緩沖功能已經下降,容易受傷。當跑鞋壽命過去一半時,可與新跑鞋輪換使用,通過對比可以更清楚何時適合棄用舊鞋。

    錯誤二:服裝錯誤

    不要忽略了服裝,如果跑步時的衣服不適合天氣、環境要求,不但會覺得不適,還會引發疾病。

    解決方法:跑步服裝的面料至關緊要,現代高科技面料有助于透汗排氣,保持清爽。棉質服裝不適合做運動服,因為它們吸汗,可能導致鍛煉后潮濕著涼。最好選擇溫暖天氣跑步,如果在冬季跑,不適宜穿過多衣服,因為運動會散發熱量,衣服太厚不易散熱。

    錯誤三:步幅過大

    俗話說“大步流星”,有人覺得跑步邁的步子越大,速度越快,效率越高。事實卻相反,步幅越大,就越可能浪費不必要的能量,過猶不及。

    解決方法:確保邁出的前腳沒有出現“大躍進”,尤其是下坡路更要注意。每邁出一步,落地時腳都應該在身體下方,而不是前方。短暫、幅度較低的擺臂,可以幫助你維持步幅正常。

    錯誤四:跑得太多,速度太快

    有些新手、甚至老手都以為跑越多、越快越好。結果卻是事倍功半,甚至因為過度運動受傷,這是脛骨和膝蓋傷病或者骼脛束綜合癥產生的原因之一。

    解決方法:循序漸進,適可而止。尤其是新手,應該逐步增加跑步歷程,每周增加量不超過10%。還可以通過多種鍛煉交叉訓練,防止厭倦情緒,鍛煉不同部位肌肉,同時讓跑步的肌肉和關節得到充足休息。新手或者久未鍛煉的跑手可從步行開始,然后再開始跑步。注意,第一公里的速度應該比最后一公里慢,很多人通常恰好相反,因為起步時力量充沛,而最后時已經體力不支。注意不要跟跑得快的人一起跑,因為這樣很容易產生攀比心理,對鍛煉無益。如果跑步時身體疼痛,應該停止,每周還應該至少休息一天,這更有助于體能恢復,避免損傷。

    錯誤五:下坡時失控

    部分跑步的人遇到下坡總是傾向于過度放松,身體向前傾斜角度過大,導致步伐太大,身體和速度失控。

    解決方法:下坡時身體應當略微前傾,才用小碎步。但也切忌身體后仰來抵抗重力影響,正確的體態是上身稍微向前,減少雙腳受到的沖擊力。

    錯誤六:喝水不夠

    很多人低估了跑步時失去的水粉,沒有及時補充,這會導致身體脫水,不但影響鍛煉效果,甚至傷身。

    解決方法:鍛煉前、鍛煉時和鍛煉后都要適當喝水。跑步前一小時和500到700毫升,起跑前幾分鐘可再喝120到240毫升。跑步時,每隔20分鐘需要喝180到240毫升水。如果跑步時間超過90分鐘,則需要選擇運動功能飲料,補充納、鎂等微量元素。跑步之后也要補充足夠水分,排出的尿液應該是檸檬色,否則就是水分不足。

    錯誤七:進食錯誤

    很多人忽略了跑步前、中、后的進食,隨意吃東西,忽略了營養問題,對運動表現和恢復都有不利影響。運動食譜應該以碳水化合物為主,為跑步提供能量來源。

    解決方法:跑步之前一兩個小時吃一頓點心或正餐,應選擇富有碳水化合物、低脂肪、低纖維和低蛋白食物,遠離高纖維和高脂肪食品,避免運動中消化不良。跑步中也要適當進食,如果跑了超過90分鐘,就需要補充熱量,可以喝運動功能飲料,或者吃香蕉之類的易消化食品。鍛煉之后也要盡快通過飲食補充能量,肌肉在運動后30分鐘內最易吸收糖原,減少僵硬和酸痛。同時,也要補充適量的蛋白質。

    相關熱詞:

    欧洲精品99毛片免费高清观看
    <progress id="87h9d"><pre id="87h9d"></pre></progress>

    <tbody id="87h9d"></tbody><rp id="87h9d"></rp>